网站检索:
重大新闻
首页 > 重大新闻 > 正文 >
重庆大学4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智博会
发布时间:2022-08-22 作者: 浏览次数:

8月22日上午,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届智博会延续“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主题,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题,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

在2022智博会高峰会上,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作主题报告“智能+5G:智慧远程手术发展”,从远程手术的应用场景、疫情时代的远程医疗、“妙手”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5G远程临床研究应用、“智能、5G+远程手术”未来发展的思考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提出智慧远程手术是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和快速提升医疗技术整体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与方案。

图片1.png

在2022智博会高峰会上,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作主题报告

本届智博会,重庆大学携4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线上线下同时开展,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重要科技成果。基于纳米发电的空气自净系统、面向健康“智”家的集成电子织物新技术、空气放电自由基果蔬保鲜系统、八足轮腿式特种机器人、新冠肺炎智慧预警与监测系统、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及智能传感器、能量宝——新型固态金属空气电池等一批新产品、新技术纷纷亮相。

图片2.png

2022智博会重庆大学展厅

眨眼就能开灯,“第三只手”来了

眨眨眼,电灯打开;再眨眨眼,电灯关闭;给它一个眼神,它就能读懂你的内心!没错,就有这么神奇。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带来的“基于纳米发电的眨眼探测与控制装置”好似让人拥有了“第三只手”。如果正常人的双手被占用,可使用这种新型人机交互方式控制身边的电子设备,因渐冻症等疾病而失去活动能力的患者同样能从中受益。

“对于肌肉萎缩以及双手残疾人群,他们在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做文字输入操作非常困难。然而使用这些设备是他们与世界交流表达的重要渠道。”重庆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郭恒宇介绍,物理学家史蒂夫霍金,由于患了肌肉萎缩症,采用眨眼或者面部微动作来实现文字输入成为其唯一的表达方式。

郭恒宇说,传统的眨眼打字系统通常采用生物电信号传感器件作为信号源,其缺点是信号强度弱(毫伏量级,往往被噪声信号淹没),电极稳定性差,后端信号提取复杂等。而其团队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技术,设计了一种薄膜型的肌肉微动传感器件,可以贴附于待探测部位,其信号强度相比与传统生物电信号提高了近1000倍,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这极大的简化了后端信号处理过程,使得整个眨眼人机交互系统更加实用廉价。

图片3.png

2022智博会重庆大学展厅

保鲜神器,助力巫山脆李远销海外

展会现场,一款“空气放电自由基果蔬保鲜系统”堪称保鲜神器,就在上月,它还成功助力巫山脆李远销海外。

巫山县是“中国脆李之乡”。巫山脆李不仅是“中华名果”,更是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然而,采摘后的脆李保鲜期只有4~5天,这成为产业链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让脆李储存保鲜更久?虽然目前各种冷库贮藏保鲜、浸泡保鲜剂等手段层出不穷,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往往在处理过程中让脆李表面残留污物或水分流失,影响口感,也直接影响了巫山脆李的品牌和出口创汇。

今年7月初,一个偶然的机会,重庆大学刘坤副教授携团队来到巫山县,在了解脆李面临的销路困境后,主动为其提供了无偿科技服务——自主设计研制的空气放电自由基果蔬保鲜系统。该设备的投用,让脆李的保鲜时间从四五天提升到了两周。

刘坤介绍,这款空气放电自由基保鲜系统,可以有效实现杀灭果蔬表面病原菌防止腐烂,同时延缓果蔬生理性衰老,是全球首款可同时实现上述功能的非化学药剂保鲜空气放电自由基系统。

“研发的初心,就是想通过技术减少果农损失,助力乡村振兴。”刘坤说。

据了解,“空气放电自由基保鲜系统”的问世并投入市场,为水果保鲜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只需将一筐筐果蔬送入设备,无需添加任何物品,设备就会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长进行杀菌,既方便快捷,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图片4.png

2022智博会重庆大学展厅,国内首台空气放电自由基果蔬保鲜系统亮相

智能“针织衫”,随时随地监测心血管健康

呼吸、脉搏以及肢体行为中蕴含了丰富的人体生理信息,通过对这些生理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可以实现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对于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在智博会重庆大学展馆,一件看似普通的“针织衫”却藏着大秘密,穿上它,可随时随地监测你的身体健康!

“目前,常用的人体生理参数医疗监测设备存在体积庞大、操作复杂、舒适性差等问题,不能实现便携式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重庆大学杨进教授团队带来的两种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原理的可水洗全织物应变传感器,可通过成熟的编织工艺无缝集成到日常服装中,实现人体多种生理信号的全天候监测。

“我们以制备的导电纱线和尼龙纱线为传感织物材料,采用畦编的方法制备出全织物传感器。”杨进解释,设计团队在全织物脉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中引入灵活的互锁结构,使其能够灵敏地感知到脉搏引起的微小形变,实现脉搏信号的精准获取。同时,选择亲肤舒适的纯棉和蚕丝纱作为针织材料,保证传感器具备舒适、柔软、透气等织物基本特征。最终通过成熟的针织技术和加工工艺,实现全织物传感器与普通服装的无缝集成,并且还可以编织成不同的图案和形状满足人们对于服装个性化的需求。

杨进介绍,团队致力于将来自于生活中的普通服装智能化,即在保留其作为衣物舒适随形、可洗可剪裁的基础上,获取更加丰富的人体生理信息,添加智能化应用,与专业医疗诊断平台实现全方位对接,服务于人体健康状态的全天候监测与管理。


附:重庆大学线上展厅入口:https://online.smartchina-expo.cn/magno/render/HWDV__SmartChinaExpoForPC_0000000000uut5LzY5rt/Booth?t=_&exhibitionRoomId=c3mS000000vdhick8M5I

8月23日10:30分,“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官方抖音账号将做线下展厅现场直播,欢迎大家届时收看。

微信图片_202208221322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