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检索:
基本信息
“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9-02-14 浏览次数:

2018年,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总体情况

学校充分发挥党委在“双一流”建设全程的领导核心作用,牢固树立“对标一流、追求卓越,服务发展、引领未来”的意识,按照国家“双一流”总体方案、实施办法和指导意见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统筹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以年度工作计划为抓手,以内涵指标为牵引,全面落实“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确保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高度符合,建设方案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双一流”建设发展势头良好,进一步带动了重庆市及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为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西部高校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积累了实践经验,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本年度,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成效显著。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师德师风建设立体格局,健全人才引育机制,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高水平人才,青年人才不断涌现,队伍结构更趋合理,队伍水平逐步提升。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构建“1+5”科研创新体系,基础研究能力显著增强,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咨政育人功能得到发挥,全方位对接和服务重庆“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构建与一流大学相称的现代大学文化,“重大精神”进一步弘扬,对内激励和对外辐射作用明显增强。

——国际合作交流。国际化办学治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对外学术交流话语权明显增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二)建设资金及使用情况

本年度,学校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到位及执行情况良好。重庆市明确了对我校中央财政“双一流”专项资金给予1:1配套支持(2018年配套经费已到账),有力地支撑了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三)突出优势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以及谋划和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学科基础设施支撑学科建设情况,落实“双一流”建设项目储备申报工作的情况。

学校继续坚持“强化工科,夯实理科,加强人文社科,发展医学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学科优化调整,持续强化学科优势特色,基本构建起特色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重点打造智慧能源、先进制造、新型城镇化三大学科群,促进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提升水平,迈向一流。调整加强信息学科,推进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等新兴信息学院建设,增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助推智能产业发展。以医工结合为突破口,成立医学高等研究院(医学院),推动重庆市肿瘤医院整体划转为我校直属附属医院,与两江新区共建我校附属两江医院,加快建设医学学科。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布局基础前沿领域,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学校全球学术影响力逐年提升,目前位列ESI全球总机构排名第786位,比2017年同期前进115位,现有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临床医学等7ESI1%学科,其中工程学稳居ESI1‰行列且名次稳步提升,物理、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与生态学等以较快速度逼近前1%阈值。电气、土木、机械、工商、动力、软件等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其中电气、土木进入前5%

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启动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多功能风洞、空间太阳能电站、电力电子器件封装集成与应用研究平台、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平台、高端智能装备与仪器研究平台等学科平台的论证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建设。虎溪校区信息技术科研楼和多功能风洞实验室获准直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储备项目立项,标志着我校“双一流”基本建设正式进入国家建设阵列。

二、建设进展

(一)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致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格局,树立牢固的阵地意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构建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和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统筹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全面统筹、系统设计,构建起十大育人体系,形成“三全育人”大思政新格局,并成功入选全国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

2.构建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面向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校情制定《重庆大学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开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新征程。

3.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修订大类人才培养方案,着手构建层次分明、内涵明确的课程体系。按照因材施教的理念,实施“3+12+21.5+2.51+3”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了协同育人的多元化、多维度、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ACCA实验班、中广核实验班、长江电力实验班、“3+1+2”汽车领域本硕连读等培养模式效果良好,与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培养成效显著。

4.以研究性教与学引领教学改革。以“5C”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打造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知识获取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构建与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营建研究性学习环境。

5.构建与新工科背景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主动适应国家地方重大战略,积极推进优势传统工科升级改造,开设机器人、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智能医学等新工科专业,支撑国家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6.提升专业能力培养水平。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通过专业评估认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通过国际认证,经管学院通过AACSB商学院国际认证。搭建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开设通识与素质教育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及视频公开课近20门。牵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

7.打造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以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为导向,开展研究生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广阔国际视野、一流研究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8.不断优化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以国家重点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需求为导向,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及工程博士招生规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突破招生总数的50%

9.大力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创新。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本研培养无缝链接。完成“非全合一”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需求和工程实际,制定完成先进制造和能源环保两个领域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10.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氛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竞赛水平不断得到提升。2018年学校获国际、国家级奖项570余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近百项。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重庆市高校首次),首次捧得大赛“优胜杯”,创重庆市参加“创青春”比赛以来最好成绩。

11.促进科教融合科研育人。全面促进科研育人体系建设,加大个性化科研育人平台建设力度。

(二)强化高端人才引领支撑,鼎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聚焦学科需求,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氛围,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活跃在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优秀青年学者和创新团队。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师德建设立体格局。严格师德审核,初步构建了校内联动审核工作机制。大力培植和选树校园师德楷模,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楷模。

2.完善人才引进与考核机制。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拓宽海外引才渠道。举办“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聚才引才效果明显,全年新入职130人。完善预聘制体系,形成多层次教师补充政策体系,强化目标管理,严格考核退出机制。分类聘用,强化高层次人才引领汇聚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实施“学科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和“后备拔尖人才引育计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冲击国家级人才的学者。新增长江、千人、万人、杰青、优青等人才近20人及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健全中青年教师个性化教学发展培育体系,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三)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和重庆市重大需求,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双一流”建设,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前瞻性、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提升学校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1.改革科研创新机制,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创建“1+5”新型科研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和深化内涵建设。主动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科研管理服务流程,切实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2.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部委要求加强基础研究,提前布局新兴研究领域和方向。开展科研后备拔尖人才、创新团队、科研成果等培育,充分挖掘潜力和创新动力。扩建公共分析测试共享平台,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发挥学科优势特色,谋划前沿科学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5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30余项,发表SCIE论文近3000篇,在CNS正刊子刊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人文社科领域发表SSCI论文近70篇,出版专著40余部。《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入选SCI收录期刊;《重庆大学学报》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两种期刊入选年度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等。

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施能力提升培育计划,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全方位对接和服务重庆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牵头承担“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日常工作,建设“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筹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院”,与沙坪坝区合作打造设计创意产业园;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获重庆市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获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发展研究优秀成果奖两类一等奖4项;鲁迅文学奖获得突破等。

4.优化科研创新平台,增强创新供给能力。实施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培育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平台,促进交叉融合。强化各学科群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优化科研平台布局。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中意创新产业园、中韩技术合作平台建设。新增8个教育部及市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按照要求组织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的评估工作。

5.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做强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成果转化体系,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新增6个科研团队入驻产业院,成功获批重庆市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和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

6.探索创新军民融合,提升国防科技服务能力。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需求,与璧山区人民政府共建空间技术军民融合研究院,打造空间太阳能电站等平台。牵头研制的生物科普实验荷载“月面微型生态圈”随嫦娥四号探测器飞往月球。顺利通过新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获武器装置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四)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努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坚持中国特色,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精神,让优良办学传统薪火相传,凝聚学校发展合力,共铸重大之魂,努力构建与一流大学相称的现代大学文化。

1.坚持思想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第一二三课堂加强思想引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弘扬“重大精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不断提炼学校独特精神内核,凝聚发展合力。构建移动校史语音资源网络平台,实施校本文化挖掘计划。建立“重大文库”、举办“重大讲座”、搭建“重大数图”,讲好“重大故事”。

3.坚持立德树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持续向好。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持续推进。严格学风建设,形成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开展优秀教师评比、宣讲与展示活动;夯实学校“立德树人”专题展览馆品牌;整理并讲述建校以来名师们的故事,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4.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文化育人。依托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基地”,积极打造川剧艺术文化教育新课堂,《曲风雅韵》《春回满庭芳》《白蛇传》等节目深受好评。与重庆市文化委建立高层次战略合作关系,助推重庆市文化发展。推进高雅艺术、戏剧戏曲进校园活动,提升师生艺术品质。先后引进甘肃省歌舞剧院“丝路花雨”、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成果汇报、重庆市川剧团《江姐》等来校演出。精心组织文艺作品创作、合唱展演和艺术展演等活动,提高师生知校爱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影响力竞争力

以推进优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重点,以扩大来华留学和海外留学规模为抓手,以加大引智基地建设和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为牵引,构建起与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国际化办学治理体系与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学校国际化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1.国际化办学治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成立国际化相关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学校国际化工作。构建起科学规范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

2.国际协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国际联盟,新加入中澳工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航空创新联盟、中国与中欧国家科技创新大学联盟,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30个国家和地区近20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新获批轻合金材料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全年召开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10余次。

3.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探索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大力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式发展。现有合作办学项目发展良好。学生派出规模与质量大幅提升,全年派出学生规模比上年增长一倍多。

4.师资队伍国际化能力显著提升。积极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与引进。推动和支持教师赴海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111”引智基地培育建设,新增“高性能风电设施及其高效运行”引智基地,生物力学与组织修复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获批2.0项目。

5.“留学重大”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国际学生教育得到较快发展,规模稳步扩大,学历层次逐步提高,生源国别不断优化,全年共接收来自100多个国家1700余名国际学生。全英文授课建设成果显著,新增全英文授课硕士/博士项目5个。成功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项目。

三、制度建设

(一)组织保障

1.加强党对“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4个基层党组织分别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教师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全国“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2.探索有利于双一流建设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咨询与审议功能,提升学校学术治理水平。成立“双一流”建设办公室,总体协调各项建设任务。明确各责任单位职责,构建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双一流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提升学院自主决策能力和治理能力,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

(二)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积极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着手构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教育评价导向。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克服重排名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期的评价倾向。坚持尊重规律、分类评价、问题导向、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良性的学术评价体系,坚持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准确评价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探索完善成果分类评价和考核奖励新机制。注重评价论文及其它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调整退出机制。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学科建设方面

针对学科布局与结构还不够合理,一流学科偏少等问题,逐步完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布局,构建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扎实推进学科重点建设计划,促进提升学科水平,建设支撑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

(二)队伍建设方面

针对教师总量不足,高水平人才及青年人才偏少等问题,将紧密围绕学科发展,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加快修订完善科学合理的评聘条件,改革评价机制,营造教师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切实落实二级单位引才主体责任。

(三)人才培养方面

针对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继续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创新教学理念;营造一流教学生态,健全一流教育支撑体系。

(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

针对基础研究能力不强,优势学科较为传统,与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契合度不高等问题,将汇聚学校创新资源,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前布局新兴研究领域和方向,科学谋划新兴学科发展,支撑传统学科改造升级。

(五)国际合作交流方面

针对国际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等问题,将以推动国际化内涵发展为目标,继续推进卓越海外伙伴计划、卓越海外人才计划、学生海外访学及深造计划、外事工作人员海外培训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