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检索:
重大新闻
首页 > 重大新闻 > 正文 >
【光明日报】一对教授夫妇的乡村振兴图谱
发布时间:2020-06-19 浏览次数:

杨宇振和覃琳夫妇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教师,近几年,他俩跑乡村的时间越来越多,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机会来了”。   

杨宇振和覃琳最早从专业角度思考“农村是怎么建设的”,是从重庆的少数民族建筑开始的。2000年到2004年,覃琳连续做了4年土家族建筑田野调查。“不管去哪里,每次都尽量在老乡家借宿,体验他们是怎么设计、怎么使用房屋的。”覃琳说。跑农村的次数多了,他们熟悉了重庆民族地区民居和公共建筑的分布。   

WechatIMG90_meitu_6.jpg

参加重庆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三师下乡”活动后,杨宇振和覃琳与乡村的联系更密切了。刚开始主要是自己做一些研究,在相关会议上提提意见建议。此后,他俩把这些研究串起来,“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面对传统建筑风貌”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新一轮乡村建设正在推进,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难得的机遇。”杨宇振说。   

2006年,两人明确了主要的发展方向,他们希望“在大山大水的大格局中”做研究,希望能够让那些在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场镇和村落,更好地契合“山的走向、水的流向”。“机会来了,我们得努力抓住。”这是杨宇振和覃琳的共识。   

他们将自己关于乡村建筑的理想,更多地融入新兴的场镇和村居中去,让规划设计既能发掘、理解、体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又能满足当下的现实需求。在一个乡村的规划设计中,两人将一处建筑设计成全村的共享空间,回访时却发现那里经常锁着门;为一个村民活动中心设计了圆拱门,却发现施工队怎么修都修不圆;规划设计中借用原有的两棵树作景观树,树的主人知道后却表示如果不给钱就要把树砍掉。这些都是教研室和课堂上不会遇到的问题,杨宇振和覃琳带着一批批学生去现场参与协调处理,又把这些问题、素材和图片带回来,让更多的学生理解一个乡村建筑到底是怎么修起来的,为什么会这么修,理解“在乡村做建设就要理解乡村的状态,理解技术上的可行性”。   

他们更重视为什么人做设计、什么人将使用自己的设计成果,“这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一个专业人员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坚持,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也促使他们总是希望能让乡村的公共建筑,真正成为一个能够低成本维护的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杨宇振和覃琳参与中益乡场镇的规划设计,他们希望未来的场镇既能适应扶贫和发展的需要,也能完好地保留住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为此,他俩精心利用场镇的原始地形地貌、老粮仓等老旧建筑和原有植被,规划设计了土家文化广场、游客中心、农贸市场和村民活动中心、滨河土家院落和健身景观步道等。覃琳说,以“生态”和“公共服务”为主线优化人居和发展环境,是中益乡场镇规划建设的核心理念。   

在一篇共同署名的文章中,覃琳和杨宇振回顾了在乡村建筑中对“土得现代”的追求:“它促使我们不断去感知乡村环境,去理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去理解现代化进程与乡村的关系,辨析当下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多年来一次次进入乡村,每一次都有轻松的感受和发现的惊喜。乡村的微风、连绵的山峦、飘摇的蒲草、各种叫不出名的植物、村民的闲聊,都已成为记忆深处的‘恋乡情结’。”   

“乡村建设过程中确实会留下一些遗憾,但这是我们的兴趣,也是我们的职责。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亲眼见到、亲身感受到乡村正在一点点发生的变化,看到自己的付出能够参与和助推这样的变化,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是无法形容的。”杨宇振和覃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