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检索:
基本信息
重庆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17-12-29 作者: 浏览次数:

重庆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要求和党中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校特色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编制此方案。 

一、建设目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国家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大学在谋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准确理解和把握“双一流”建设精神内涵,遵循教育规律,实事求是制定合理可行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持续推进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突出内涵发展,落实“四个服务”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学科实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二)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双一流”建设是重庆大学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学校将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对“双一流”建设的要求,认真分析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建设步伐,实现内涵式发展,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1. 近期建设目标

力争到2020年,各项建设任务与改革任务取得明显成效,形成综合性大学格局,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 中期建设目标

2029年建校百年之际,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有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3. 远期建设目标

2049年建校120周年,更多的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建成特色鲜明、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迈进。

(三)学科总体建设规划

1. 总体布局及发展思路

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构建特色优势明显、结构合理,且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大学学科体系。继续坚持强化工科优势,凸显办学特色;夯实理科基础,注重理工结合;加强人文社科,促进文理渗透;推动学科交叉,瞄准国际前沿的学科发展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建设好学科群,在学科高原上建设学科高峰,以特色创一流。

2. 学科总体建设模式

学校在通盘考虑学科总体布局的基础上,紧扣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通过创新学科发展机制,积极推进学科布局优化调整,大力实施“学科水平提升计划”“跨学科合作支持计划”“学科群建设计划”,凸出学科优势与特色,以重点建设的学科群为“火车头”,引领带动学科整体共同发展,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1)创新学科发展机制。依托学术委员会学科建设专门委员会,强化学科布局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引领作用,以一级学科为对象推进学院学科建设,实现学科的分类指导与差异化管理,以学科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强学科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日常监测及绩效评估。

2)推进学科布局优化调整。以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构建特色优势明显、结构合理,且相互支撑、相互配套、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3)实施“学科水平提升计划”。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一级学科为建设对象,实施学科水平提升计划,按照重中之重-重点建设-重点培育-一般建设四个层次开展学科建设,推进学校各一级学科的水平提升。

4)实施“跨学科合作支持计划”。打破院系设置与学科划分的局限,组建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积极实施跨学科合作支持计划。以学科群平台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各研究中心为载体,汇聚一批跨学科团队,补齐学科发展短板,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

5)实施“学科群建设计划”。为促进学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我校选择以重中之重学科为主干学科组建学科群,引领带动其它学科共同发展,服务于国家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校坚持从优从严的原则,在分层次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以相互支撑、协同发展为目标,凝练出智慧能源等学科群,旨在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3. 学科群建设规划

学校结合国际前沿、国家和重庆市发展需求以及自身优势特色,凝练出智慧能源”“先进制造”“新型城镇化“人工智能”“生命与健康”学科群,作为打造世界一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全校之力打造学科集群优势,建设一批支撑我校发展的一流学科,形成独具重大特色的办学体系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其中上报国家的建设学科群包括:

1)智慧能源学科群本学科群以电气工程、矿业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主干学科,融合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相关内容为支撑,面向能源开发、转换、输配、利用和管理等的全链条产业发展新形态,凝练研究方向、构筑研究基地、汇聚高水平师资队伍,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建设一流的智慧能源学科群。

2)先进制造学科群。本学科群以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冶金工程、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为支撑学科,以学科前沿、交叉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凝练研究方向,构筑研究平台,汇聚学科队伍,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将本学科群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深度交叉融合、世界一流的先进制造学科群,服务于国家新型工业化建设。

3)新型城镇化学科群。本学科群以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为主干学科,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为支撑学科,聚焦“山地”,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国家和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凝练研究方向、汇聚师资队伍、构筑具有鲜明山地特色、支撑山地城镇化建设体系的学术平台,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学科群的国际影响力。

二、建设基础

(一)办学基础

1. 办学理念

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八十多年前,为拯救贫弱的祖国贡献力量,重庆大学应运而生。在战火频频的动乱年代,学校坚持教学科研,为民族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材。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配合国家进行院系调整,大力支持兄弟院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重庆直辖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学校更是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今天,学校准确把握国家双一流建设精神内涵,提出树西南风声、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进一步诠释了学校办学宗旨的深刻内涵。

2. 办学定位

在每个历史阶段,学校都在国家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了自身定位,团结和引领广大师生共同奋斗。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办学定位更加精确、卓越,是一脉相承下的递进与升华。通过双一流的重点建设学校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的作用会更加凸显,成为重庆创新发展的主力军、西南地区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大格局的排头兵,并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3. 优势特色

自创办以来,重庆大学始终与中国命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紧密相连,珍惜并把握住了每一次历史机遇,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1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中央直管高校,2014年牵头成功申报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

在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形成了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匹配的两大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体系,为国家区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一是形成了采矿、冶金、材料、动力、机械、电气、自动化、通信、计算机等与工业体系配套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二是形成了城乡规划、建筑、风景园林、土木、给水排水、城市环境、建设与房地产管理等与城乡建设配套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有力地支撑了西部工业发展和城乡建设。

经过多年建设,学科综合实力不断加强,独具特色的理工学科在国家和世界诸多大学评价当中表现不俗。

4. 重大成就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成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1)人才培养方面

学校以造就行业精英、国家栋梁为使命,为国家输送了40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约50%毕业生投身到了西部建设,成为为西部建设输送人才最多的大学之一,毕业生质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科学研究方面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创造了中国科学界的多项第一:成功创建了国内第一座35千瓦短波电台、成功研发了我国化工史上第一批棓酸塑料、冯简教授成为中国的北极科学考察第一人、乐森璕教授第一个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物鱼类化石、丁道衡教授第一个发现了白云鄂博铁矿、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工业CT机、获得中国高校第一个国家发明奖和第一个城市规划国家科技进步奖等。

近年来学校按照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精神,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要求,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积极推进科研领域综合改革,学校科研实力显著提升,为一流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社会服务方面

学校围绕外部需求,依托学科优势和特色,积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库咨政等社会公共服务,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大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努力为重庆市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和咨政服务,力促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咨询、转让和服务等项目近万项,实现技术转移近三百件,为产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5. 国际影响

学校积极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引进海外智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多年来,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英、法、德、俄等30多个国家的154所知名高校、国际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教授担任重要学术组织职务,受聘为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参与制定、推广国际技术标准,受聘世界一流大学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荣誉教授等。此外,通过举办或承办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打造出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国际机械(动力)传动国际学术会议”“高电压工程与应用国际会议等品牌会议。通过引智基地的建设,高水平的外籍人才数量也大幅增加。同时,学校已接收来自五大洲140个国家的留学生,规模和结构都出现了可喜的进步。

(二)机遇挑战

双一流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大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相互交织,以原始创新能力为决定力量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十九大也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上水平、提质量”两个方面对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上,随着重庆市“8+3”战略行动计划的实施,也为我校办学提供了新机遇,有利于我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地缘优势。学校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办学传统,特别是经过“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具备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基础。

展望未来,学校建设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新常态下,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凸显中国特色,又要把握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参与国际竞争,这已成为我校面临的一大挑战。与其他一流大学相比,我校高峰学科不足、高层次人才偏少、人才培养方面还不能适应多样化需求、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服务社会的水平不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离一流大学的要求还有差距、国际协同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等。如何解决这些主要问题,将是重庆大学未来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三、建设内容

(一)主要建设任务

1. 强化高端人才引领支撑,鼎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一流师资队伍。

1)高质量扩大师资队伍规模。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通过本轮建设使各学科群核心领域的师资布局达到均衡,学科群内各主干学科师资队伍规模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前列。逐年扩大师资规模,力争2020年全校教师总量能适应学校发展需求。

2)合理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发挥好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学院、学科的主体作用,形成学校、学院充分协同的队伍建设新模式。以重点支持各学科群发展为指引,汇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学者,精心组织实施一批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梯队。力争到2020年,全校高层次人才数量大幅增加,学校师资队伍的水平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国际背景等方面有大幅度改善。

3)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结合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施高水平团队建设计划,重点围绕学科群重点研究领域,组建跨院系跨学科教学科研团队,培育若干个国家或教育部创新团队(群体)。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生关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标准,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指导者、保护者。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2. 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致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着力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且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时代新人:具有优良的思想品格、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的本土情怀、具备适应未来变化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1)构建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优化专业设置,推进大类培养。以学科专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强内涵建设,合理布局学科专业(群),推进大类培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及内容、教学效果、质量监督等方面,全面加强对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拓宽专业设置口径,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大类专业培养体系,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专业。

——构建与新工科背景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积极推进优势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开展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推进大类培养本科生课程体系建设,建成一批适应大类培养需要的优质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积极开发在线课程,建设优质慕课(MOOC)、私播课(SPOC)。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融合。加强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推进通识核心课程建设。

2)构建服务于双一流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科及学位点设置,完善与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以质量建设为内涵,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

——重点围绕三大学科群,分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校内其它学科(群)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积累经验。

——智慧能源学科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建立新工科理念下能源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新课程体系;加强集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创新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弘深-学术型硕士-学术型博士的贯通培养模式;建立面向全员、贯穿全程的研学引导机制;逐步形成完备的能源多学科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创新型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智慧能源走出国门,为一带一路的能源系统输送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

——先进制造学科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先进制造的内涵、本质特征,构建面向先进制造的新工科工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由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面向先进制造的新工科机械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继续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完善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本科及硕士培养模式。

——新型城镇化学科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国家新型城镇建设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通过精英教育模式,为本领域培养具有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适应双一流建设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推进全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

——加强学科(群)平台课程、科研训练及实践课程、案例教学课程等的建设,完善研究生课程管理与评价办法,建立和规范课程准入机制和课程考评制度。

3)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以“研究性教与学”统领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完善以“研究性教与学”为指导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实施基于探索发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教师深度发展互动教学模式;不断推广体验式、探究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实施科教融合的培养方式,以科研为支撑,反哺教学,寓教于研,教研融合。

4)继续坚持打开三门办学,强化协同育人。

——拓展校校、校企、校地等形式联合培养,同步推进学院、学科(群)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大力提高学生国际交流学习的比例。

——提升弘深学院、博雅学院、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的培养质量,发挥示范效应;持续推进卓越计划,培养有理想、重实践、求创新的卓越人才。

5)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能力和素质。以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竞赛为载体,以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加快建立创新创业学院,构建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合理机构,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强化实践创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促进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实施研究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推进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及众创空间建设,建立健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6)完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坚持内外发力,形成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质量文化、落实教学责任主体、完善过程监控、改进评价机制、健全激励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与持续改进体系建设。

——强化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加强本科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测,完善反馈督办机制,改进课堂教学评教方式,促进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进一步优化学位授予体系。加强学位授予制度建设、优化学位授予程序,进一步规范、优化流程。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和绩效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3.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和重庆市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优势和特色,重点围绕学科群,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凝练研究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优势学科平台,着力解决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提升原始科技创新能力和决策咨询服务能力,推动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与教育、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加强科研管理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创新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推进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一批科研管理特色平台建设,加强科研管理队伍能力建设,完善校院两级科研服务保障体系。主动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

2)实施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强化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加强学科群内各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的建设与支持力度,力争2020年,在学科群研究领域及超算、人工智能、材料表征等方面新增若干个国家级平台和省部级基地。

3)实施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依托学科群建设,大力实施科研创新人才及团队、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精品力作等培育工作。

——实施科研后备拔尖人才培育和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建设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实施重点领域和方向培育计划,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争取承担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着力打造学校学科高峰高原和科研优势特色。

——启动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计划,设立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奖,积极培育国家级科技奖励和省部级一等奖,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前瞻性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积极抢占新兴产业竞争高地。

——着手实施“人文社科振兴行动计划”,整体推动人文社科学术研究能力提升。

4)实施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深入贯彻军民融合战略,大力推进国防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学校国防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

——依托通信与信息系统国防特色学科,发挥其特色优势,支撑重庆市参与国防重大工程、促进军工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国防通信现代化,深化与军队及国防工业部门的协同创新。

——积极推进重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重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合会的建设。

5推进科研人才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完成学校学术成果奖励办法修订,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强化以优势和特色学科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推进科研平台、设备、文献、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健全科研基地各类机构,做好实验室专职队伍管理。

6)培育战略咨询研究能力。聚焦国家和重庆市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强化决策咨询研究和高层次战略研究,大力实施高端智库建设计划重点培育建设新型智库研究机构和优秀专家型智库团队,整体推进高端智库建设。

4. 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努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环境文化建设,发挥人文社科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实现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提炼学校独特的精神内核,让优良办学传统薪火相传,凝聚学校发展合力,共铸重大之魂,构建与一流大学相称的现代大学文化、大学精神。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搭建校园文化交流与传播平台,以多种形式提高学校精神文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努力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鼓舞人人向上、推动事业发展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秉承学校办学宗旨,弘扬重大精神,倡导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践行以身示范、注重实践,教导结合、潜移默化,爱护学生、亲如家人,关心学校、参与管理的行为规范,努力形成重大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基本遵循,并融入各项工作之中。

——加强人文社科育人功能,发挥人文学科的潜移默化作用和社会科学的实践育人作用。

——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参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积极性,大力传播重大文化、沙磁文化、重庆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精神文化的宣传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丰富师生榜样人物资源库,并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发挥榜样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重庆大学章程》为依据,以学校制度文化为价值导向,逐步形成学校文化、学院文化和学科文化的强大合力。

——启动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建设。

——积极探索各学科(群)、专业及基地在提升学校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校声誉方面的参与机制

3)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实施建筑文化景观”“兼备完善工程;健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文化管理运行机制,着力打造校园环境文化。

——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建造具有历史内涵、本校特色的人文景观。加强学校“立德树人”实体展览馆建设,不断传承优良的师德师风。

——建设经典阅读文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文化环境。推进各类数字展馆与文化中心的建设工作。

——开展校本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加快推进学校重大史料收集、征集、保护、挖掘与研究,重点做好影像记录、口述历史人物建档等工作,以及校史文化研究论著出版等工作。

4)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构建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为一体的文化阵地,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力。

——掌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服务体系,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的新型文化阵地。

——实施媒体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健全舆情引导机制,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推动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活动,统筹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阵地建设。

——构建学校历史文化网上展示平台和“立德树人”网上展馆,打造文化宣传育人新阵地。

5. 健全机制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领成果转化,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向政策建议转化,发挥咨政启民功能。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有力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1)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体系。深化和拓展学校与重庆市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合作,建立联合研究院,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推进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

2)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改革。规范和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流程,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管理办法,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点的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

3)建立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利用产业联盟积极推动高端装备、智能传感、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联盟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4)成立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市场化运营,建立全新商业模式,实现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为企业定制菜单式专业化服务,全面促进我校专利转化。

5)成立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将研究院建设成重庆科学城核心载体,打造为引领西部科技研发、成果孵化、学术交流的标志性创新基地,提升重庆市自主创新能力。

——采用积极灵活的用人机制,着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研、管理人才及团队入驻研究院。

——积极推动重庆大学及相关单位的技术成果、专利等资源的产业转化,将重庆市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先合作伙伴和示范基地。

——积极为重庆市引进国内外科技资源落户,促进创新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6)成立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将建筑设计院、规划院整合为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依托新型城镇化学科群,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为国内有特色的优秀建筑设计规划企业,支撑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需求。

7促进人文社科精品成果转化应用。推进人文社科精品成果的培育转化,促进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产生;每年筛选一批优秀重点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鼓励和支持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自由探索,每年重点培育打造一批精品学术成果,促进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转化成咨政育人的优质资源。

8)进一步深化与重庆市各区县在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教育、科技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双方共赢发展。

(二)重点改革任务

1. 加强改进党的领导,引领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四个服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双一流建设正确方向。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校长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筑牢思想理论基础、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改进作风建设、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推进党内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2)进一步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体系;加强对外事工作、教材建设以及图书出版等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管理。

3)提高党建工作总体成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构建党员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及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需要,加强对选人用人工作整体谋划,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推进《重庆大学章程》贯彻实施,促进制度治党和依法治校有机结合,不断凝聚学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强大动力。

4)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实校院两级领导对分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责任,强化学校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2.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探索现代大学制度

加快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解决好学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处理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使学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一流大学治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

1)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逐步下放权力和下移管理重心,提升学院自主决策和治理能力,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

2)加强学术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与组织架构,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3)完善内部管理及制度体系。优化职能部门设置,规范权限、明确职责,健全办事程序与议事规则,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4)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研代会以及民主党派等各组织在学校治理和管理中的决策、审议和评议作用。成立监督委员会对学校的决策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 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激发自主办学活力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促使各办学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性全面释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事业日新的大好局面。

1)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科教协同育人,进一步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重点在拔尖学生的评价方式、因材施教模式和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高校与行业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2)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分类管理、分类发展的人事制度改革,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着力推进教师特色系列”“长聘系列岗位聘用系列等聘用制度建设,建立各系列衔接机制,形成具有长效激励机制和促进人才汇聚与发展的教师聘用新体系。实施高端人才引进战略,加强国际一流学术大师引进的力度;采用人才互聘/共用机制和人才共聘/共引机制,推动智力引进和共享;通过重点培养领军人才、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等提升学科前沿科技水平。同时大力推行国内外双向访问学者制度,广泛建立与高水平研究机构的人员互访及合作研究,吸引国外合作机构成员来校进行长期和短期访问或合作研究。

3)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有特色有组织的科研模式。陆续完成先进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等的组建,与国外高校共建中新重庆国际联合研究院、中意创新产业园,形成服务国家和重庆市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国际重大前沿问题的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导向,推进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研工作内涵式发展,提升科研能力、质量和贡献,形成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

4)多管齐下,加快建立资源募集机制。建立以校基金会为筹资主体,校友会为筹资辅助,各二级单位为筹资补充的多层级筹资体系,完善激励措施,积极推进各二级单位围绕双一流建设需求,面向社会筹资,扩大办学力量。探索灵活多样的筹资模式,为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新的渠道。

4. 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增强社会的认可度

1)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持续完善学校与重庆市、社会各界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学校发展的新格局。积极强化与各省市在相关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内涵,努力形成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为学校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2)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明确理事会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和职能,着力增强理事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健全与理事单位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在学校改革发展及双一流建设中的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功能。

3)优化校友会运行机制。以服务为基本理念,不断满足校友对母校的需求,持续完善校友会的整合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健全校友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长效机制。

4)着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建立科学多样的质量标准体系,形成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积极参与国际认证评估和专业认证。

5.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竞争力影响力

以推进优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重点,以扩大来华留学和海外留学规模为抓手,以加大引智基地建设和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为牵引,构建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国际化办学治理体系与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学校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1)完善国际化办学治理服务体系。健全校院两级联动与协调机制,构建科学规范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资源配置激励机制;在教师职称评聘、人才引进体系、教师考核体系中探索设立国际化指标。

2)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深化中外合作办学内涵。稳步推进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的建设,继续推动重庆大学-安特卫普大学联合培养物流硕士项目,拓展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合作办学意向。依托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以及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深化与英国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国际教育教学评估和专业国际认证活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逐步建成国际联合培养体系。

——提高学生派出规模和质量。大力拓展学生海外交流项目渠道,积极派出学生参与各类海外交流项目或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3)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实质性科研合作,开展科学联合攻关,提升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深度参与国际或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进一步扩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各学科群中,培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联合实验室。

——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合作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大赛等。

4)打造留学重大品牌项目。

——扩大国际学生规模。加大国际学生教育投入,加大奖学金资助力度,吸引优秀国际学生。充分利用国外合作院校、孔子学院等渠道,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申报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

——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强化全英文专业和课程建设,重点支持专业必修及核心课程,建设物流工程、土木工程等本科、研究生全英文授课学历项目,打造一批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强化校地、校企合作,设立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提升国际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5)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能力。加强引智基地培育和建设工作,引进一批高水平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创新人才,逐年提高引进海外师资规模和质量积极建设提升教师海内外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基地,拓展师资研修渠道;支持优秀科研人员到国际学术组织、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任职,参与专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6)营造良好国际化办学环境。着手打造具有典型国际化办学特征的配套基础设施,改善外国教师和国际学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加强国外数据库、图书信息库,特别是外文学术期刊资料信息库的建设。建立完善健康、有序的多元文化交流常态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互动交流。设立外籍教师交流工作室、国际学生交流活动室及文化体验中心,提供文化交流的场所。

四、预期成效

(一)整体建设成效

2017-2020年建设周期内,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精神内涵,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了西部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路径。学校构建了以创新学科发展机制为动力,以学科布局调整与优化为抓手,以学科水平提升为目的,以跨学科合作支持计划为特色,以学科群建设计划为重点,带动学校整体发展的学科多元建设模式,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必将促进学校整体实力全面提升、社会认可度的进一步增强。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各办学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性全面释放,呈现出人才辈出、事业日新的大好局面,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2020年,学校形成综合性大学格局,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学科高原得以提升,学科高峰更多显现。同时,培养和引进了一批一流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成果显著,有高质量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成效显著,为国家和区域作出突出贡献;形成师生认同的优秀教风学风校风,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主要办学成效

1. 人才培养方面

遵循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服务于国家创新型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围绕一流大学发展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全人教育,形成具有通专融合、学研融合及多样化培养途径特色的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奠定高素质创新人才基础,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到2020年,本科、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稳定在11000人左右;建成一批优质生源基地;一半以上的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更多的学生可二次自主选择主修专业或辅修专业。通过认证和评估工科专业数量逐年增加;具有国际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逐年提升。在探索和总结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教学规律方面成果凸显。

2. 科学研究方面

建立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学校基础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咨政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支撑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外学术交流话语权与话语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年度科研经费、国家级项目/基金等逐年增长;新增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基地、国家或教育部创新团队(群体);SCIE/SSCI/A&HCI/CSSCI收录论文的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一区SCIESSCI、权威社科期刊论文年增长率在10%以上。

3. 社会贡献方面

围绕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现实瓶颈问题。建立和完善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创新链条,催生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并加速转化,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学校在国内社科理论界和高端智库界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4. 文化传承创新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增强学生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能力充分结合,师生传承优秀教风学风校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效明显,国际文化传播能力明显提升。以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软实力构建重庆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新型文化体系,显著增强推动学校发展、社会进步和引领文明进程的能力。

5. 国际影响方面

建成与我校学科建设、师资引育、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国际化办学治理和服务体系,国际化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吸引海外优质师资、科研团队和学生能力强,师资队伍国际化能力增强,来华留学教育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环境得到改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五、组织保障

(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校党委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1. 成立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相关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在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领导下,负责具体落实学校双一流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处,主要负责“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

2. 明确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对应职责。建立整合统筹、交叉配合、协同攻关、责任落实的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学校双一流建设稳定、有序进行。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战略专家组的咨询审议功能。各建设单位负责落实具体的建设任务。

(二)自我评价调整机制

加强过程管理,对学科群及其它一级学科建设情况开展中期和期末绩效评价,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效。

1. 建立分类别分层次绩效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相关管理和激励机制,以评促建,激发学科群及各一级学科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 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模式。建立学科(群)建设绩效年度报告制度和中期、末期报告制度,根据建设绩效,开展建设层次的动态调整和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

推进资源配置体系改革,建立起与我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新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确保建设目标的全面完成。

1. 建立多元筹资机制。通过增强学科竞争力及绩效贡献,争取国家更多经费支持;充分依托部市共建协议,为重庆市经济服务,争取重庆市更多的科研及建设资金支持;建立校、院两级多渠道筹资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保障格局。

2. 改革资源配置体系。以绩效为导向,按照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的思路,构建分类别、分层次的资源配置模式,在资金分配方面更多体现扶优、扶强、扶特,激发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动力和活力。

3. 建立资源配置、使用和评价新机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以权责划分为核心整合优化资源,建立科学预算、过程控制、绩效评价、问效问责的资源配置、使用和评价新机制。

4. 完善校区功能。完善各校区功能定位,统筹基本建设项目,开创办学空间新格局。继续倡导绿色校园理念,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建设美丽校园。

5. 搭建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继续推进分析测试中心等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现有大型仪器设备,依托学院建立多个具有学科特色院级公共服务平台。

6. 健全学术图书馆新型服务体系。实施一流学科文献支撑计划,构建集权威外文学术专著、外文电子图书和专业文献数据库为一体的一流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7. 建设智慧校园。服务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全校基础数据库和状态数据库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科研教学及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

(四)建设经费

2017-2020年学校双一流建设经费包括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学校自筹资金、地方部市共建资金。

 

重庆大学正处于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深化综合改革、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全校上下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党和国家的部署和要求,统筹实施双一流建设、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改革,弘扬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精神,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抢抓机遇、凝聚共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努力实现发展目标,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O一七年十二月